“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想到我们村子也能像城里那样有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啦。”良庆区大塘镇那团新村村民陆秀梅发出感慨。
陆秀梅提到的污水处理站是自治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是自治区环保厅全区示范点项目。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项目是通过地下排水系统把农户生活污水进行汇集处理,全村48户人家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出来可以灌溉农田、养鱼等,达到无公害标准,此项工程彻底解决了那团新村村民所有生活污水排放污染问题。
“今年水稻可以种两造了”
在良庆区大塘镇,那团新村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模式的新型农村。8月9日,记者走进那团新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洋楼,绿树红花掩映庭院,厨卫排水、排污系统一应俱全……
那团新村占地面积约55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陆秀梅是2006年搬进新村的,回忆当时的情景,她感慨颇多:“以前没有建污水处理池,村里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地下的水管,污水从出水口涌出来,很臭。”陆秀梅指着马路对面的农田告诉记者,污水排放口就在农田边上。大塘镇副镇长雷增向记者叙述了当时的情景,村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都没有处理,从排水口涌出来的不只是污水,还有各种生活垃圾,直接流进农田里。陆秀梅告诉记者,以前下地施肥之后,脚上和腿上都会发疹子,痛痒难耐,一个星期都不能再下地,只能穿着高筒的胶鞋下旱地。
因为没有经过处理,水质过肥,所以在排放口周边20亩都无法耕种。村民潘华乡种植的3.6亩水稻就在排水口的附近,那团新村村支书潘建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如果管理得好,可以有600至650公斤的收成,“可是受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影响,只有300至350公斤的收成,村民的收入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前晚造不敢种,因为垃圾太多了。现在排放的生活污水可以直接灌溉,农田恢复了以前的产量。今年终于可以种植两造水稻了,村民的腰包又鼓起来了。”潘建平喜滋滋地说。
“环境好,我们心情也舒畅”
8月9日,记者入村采访时,刚好遇上“美丽示范户”和“美丽大嫂”的颁奖仪式,在坡里的榕树下,第一届“美丽示范户”和“美丽大嫂”新鲜出炉。
中等偏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那马镇坛良村坛板坡的黄春秀在现代人看来称不上漂亮,但却被村民评为村里的“美丽大嫂”。这位美丽大嫂,用勤劳的双手和一副热心肠,不仅将自家庭院打扫得井井有条,还积极参与村中环境卫生整治,得到了村民们的爱戴和拥护。记者跟随黄春秀来到家中,80平方米的房子家具摆设得整整齐齐,地面干净整洁,房前屋后也见不到垃圾。连午休时间,她也不忘看看村里哪里有垃圾。“村里环境好,我们住得舒服,身体也健康。”黄春秀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在黄春秀等10位“美丽大嫂”的带动下,坛板坡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大家纷纷参与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坛良村第一书记莫桂楷告诉记者,通过开展“美丽示范户”和“美丽大嫂”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向善、向好、向美”的积极心理,引导村民自觉加入清洁乡村的队伍,整治身边的“脏、乱、差”问题,为正在火热进行的坛板坡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美丽洁净的环境基础。
良庆区是自治区18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区之一。截至目前,已建成18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规模为1540吨/日,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3.2公里,配套垃圾收运设备2000多个(箱)、三轮车219辆、垃圾转运车9辆,惠及农民群众9万多人,有效解决了试点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初步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