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行业信息-->住房保障-->详细信息
告别忧居 幸福安居(组图)
2019/9/29 20:57:58   来源: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网
  【字体:  】【颜色: 绿

    广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群众住房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1年以来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累计开工150万套,基本建成82.44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1万户,惠及600多万城镇住房困难居民。

    如今,棚户区居民住进了崭新的安置房;低保户、下岗退休工人、退伍军人们也住进了布局合理的经适房、限价房;年轻的企业员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搬进了租金合理的公租房;长年生活在水上的船家人终于在岸上落了户……多年来,广西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圆了“住有所居”的梦想。 

旧房换新房,棚户区群众“出棚上楼”

66岁梁小慧搬进新房笑开颜


    客厅墙面上挂满了一张张演出唱戏的照片,阳台上摆满了花草,66岁的崇左市梁小慧家收拾得格外精致。

    “总共花了大概7万,主要是装修费。房子是旧房换新房,120平,不用掏钱!”说起自家的房子,梁小慧笑得合不拢嘴。

    梁小慧是崇左市东亚糖厂退休职工,2018年底前,她还和其他600多户老职工一样住在糖厂的棚户区。“楼上一拖地板就渗水下来,排水管道还经常堵塞。楼道也经常有垃圾或者死老鼠,环境特别不好。”回忆在糖厂住的老房子,梁小慧感慨颇多。

    建设于1979年的崇左市东亚糖厂棚户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破旧不堪。小区道路凹凸不平,排水系统不通畅,经常出现内涝等现象;周边环境尘土飞扬,无绿化,无停车位;由于距离市中心远,来往车辆少,居民出行不便。

    2018年,广西扩大棚户区改造范围,崇左东亚糖厂棚户区纳入改造范围。根据棚户区改造1:1.3的政策,原先住在棚户区的居民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在广西,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安居梦”。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广西改造了各类棚户区住房96.55万套,基本完成了国有工矿棚户区和林区、垦区危旧房改造工作,有效改善了400多万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

    广西大力推进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通过以房换房、共有产权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职工陆续告别偏远低矮的棚户区,在宽敞透亮的新居里乐享城市配套生活的便利。

    此外,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广西各地在安置城中村居民的方式上,大多采用“商铺+套房”模式,即按照征地的面积给予农户相应面积的商铺和套房作为补偿,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加速中心区人气集聚。 

    “出行方便,街市繁华,还能住上这么大的房子,晚年了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很幸福,真是党的政策好。”梁小慧感慨地说。

公租房兜底保障 新市民圆城市安居梦 




住房城乡建设部保障司副司长刘霞(左一)到潘福恩住的公租房调研考察

    
  于2018年10月份入住南宁市仙葫苑公租房小区的潘福恩,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虽然新居只是50平方米的两房一厅,但客厅、阳台、厨房、卫生间等配套完善、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基本能满足一家四口居住需求。 

    入住前,一家四口租住在城中村一个单间房子内,10平方米的空间,狭窄不便,每个月还要支付较高的房租和水电费。
全区公共租赁住房累计开工47.17万套,分配入住43.41万套,环卫工人、公交司机、进城落户农民、以及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成为保障对象,低收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每个月只需支付两百多元的房租和水电费,两个小孩就读的学校就在小区附近,学习环境和教学质量都很好。现在,我们一家四口的生活很幸福!”潘福恩乐呵呵地说。 

   此外,为了落实公租房保障兜底的基本功能,全区各地城市因地制宜对本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均制定了城市低收入家庭货币补贴细则,对尚未实物配租保障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采取发放租赁补贴予以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人居环境更美好



改造后的体育路熙熙攘攘,街道居民更加主动了解和支持棚改项目工作的实施


   
    漫步贺州市体育路,仿佛步入了国民老街,南洋、岭南、民国及新中式风格的商铺林立,人群往来,熙熙攘攘。 

    贺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杨名三介绍,过去的体育路,人气要淡得多。2016年,贺州市对旧住宅区进行综合整治,当地功能配套不全、基础设施老化、人居环境较差的13条道路(巷道)被纳入改造规划,涉及居民10100户。

    邹伯力是体育路的老居民,他告诉记者,以前这一片区污水横流,逢雨必涝,电线密布,夜晚无路灯,居民出行很不方便。

    体育路是13条改造的道路之一。由于风格独特,改造后的体育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商业和服务业经营业态明显提升,经营状况日趋向好。

    “以前街道坑坑洼洼,商店门面破旧,店铺生意冷清。装修得漂亮,每天都吸引来很多顾客到店里买东西。”在体育路经营了十几年小卖部的黄愈伟介绍,体育路全面进行改造后,街道铺上大理石,建了绿化带,安装了霓虹灯,整治了占道经营情况,过去脏乱差如今客商云集、游客众多。

    为了优化城市环境,增加百姓福祉,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各地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举措改善旧城区面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服务,通过对城区道路“白改黑”改造、街道亮化工程、完善治安防控设施、街道绿化工程、雨污分流改造、大力整治“城市蜘蛛网”、修缮街区商铺和店面的外墙等一系列改造措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姚琳尹  秦钟明)

   

分享: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