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南向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复工现场
建筑业、房地产业是广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和百万家庭民生福祉,如何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保卫战,考验着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智慧。
2月28日,虽然天下着绵绵细雨,但在南宁市南向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内,十余台挖掘机、桩机等机械正在同时作业,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和口罩有序地忙碌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据该项目生产经理陈金永介绍,作为“强首府重点工程”,项目于2月20日便开始复工,目前已有200余名工人返工,达到了年前工人人数的90%,还将陆续调集工人进场加快施工,争取能将项目如期交付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项目在工地、项目部、生活区共设置了3个测温登记点,随处可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注意事项的宣传海报。
南宁市南向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出入口设立测温登记点
“项目目前已经采取封闭式管理,我们每日都会将人员体温、项目消杀记录等信息上传公司系统。”陈金永告诉记者,为降低感染的可能,项目在宿舍区专门设立了观察隔离区,从区外返工的工人需进行7-14日的集中观察才可投入工作,原本6人一间的宿舍也改为4人一间。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工人需求大、流动性强,受疫情影响,各省严格人员外出,工人复工意愿不强,建筑业复工出现了劳动力短缺、上游产业材料供应不足等问题。
中建八局广西分公司工程部副经理覃皓介绍,为解决这些难题,该公司专门派出工作组前往四川等工人家乡,面对面化解工人复工顾虑,租赁大巴车将工人请回广西;同时加强与上游产业供应商、医疗产品生产商的沟通合作,保障复工所需建材和防疫物资,目前36个项目已全部复工。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房地产业、建筑业等行业有序加快复工复产,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全区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坚决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疫情防控期间开复工指南》等扶持文件,推出了涵盖降费减负、延缓公积金缴存、优化项目审批、防疫人员专属福利等超常规利好政策;并指导各地住建部门出台地方扶持政策,积极主动解决企业复工困难,按照“分区分级”原则有序加快复工,按照疫情防控“十严格”措施做好防疫。
“住建部门出台的加快商品房预售审批效率、压缩房屋网签备案办理时限、为物业企业申请补助、调整工程造价政策等措施,很大程度缓解了我们房地产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碧桂园广西区域副总裁杨博表示,截止3月3日,区域职能部门复工率已达95%,售楼部开放80个,工地复工申请已全部通过审批,并已完成项目复工培训。
据介绍,为推动项目、营销中心复工和防疫“两手抓”,碧桂园广西区域制订了5个百分百制度:封闭管理100%、面部识别考勤100%、实名制100%、工人体检100%、三级教育100%,以及疫情应对、酒精火灾、消毒中毒等多个应急预案,并每日定时对工地和营销中心进行消杀防疫。
“目前,我们主要还是采取线上选房购房的营销方式,已开放的营销中心则设置了体温测量登记点、专用消毒地毯,并采取轮岗上班、错时预约、一对一服务、控制现场时间等方式服务客户,减少人员聚集。”杨博介绍。
除了出台政策和制度,大数据、云计算、无接触考勤……信息技术也为成为疫情防控的“利刃”。依托“桂建通”广西建筑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发了工地复工“桂建通防疫系统”。企业复工只需在系统备案即可复工,进一步简化复工程序。住建部门还可利用系统,摸排工人来源地、工作动态等信息,排查疫情隐患。
“桂建通”平台防疫专栏
此外,平台还将工人进出工地的“人脸识别考勤”升级为无感无接触式“考勤+测温”,加快工人通行效率、强化工地疫情防控能力、减轻企业管理负担。平台中开设的“防疫专栏”,还向全区录入平台的120万建筑工人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提供免费线上义诊。
“桂建通”平台建设运营方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运营经理梁滏程介绍,2月19日防疫系统上线试运行至今,与公安部门等系统密切联动,已经对全区工人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筛选出5万余名疫情发源省籍贯工人,正在进行人员劝留、监测等工作;“防疫专栏”累计访问量也已突破50万人次,有效帮助广大建筑工人及时了解疫情信息、防疫举措,有效减少疫情隐患。
据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管处处长陈世山介绍,截至3月2日,全区建筑业施工项目已复工6219个,复工率94.8%;截至3月1日,全区房地产企业累计复工2385家,复工率达97.6%。建筑业、房地产业已基本达到全面复工水平。
下一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指导设区市落实好现有利好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扶持新政策,进一步扶持行业发展,为住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将加大检查和惩戒力度,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十严格”举措;并将在“桂建通”平台APP上线全区通用的个人健康码功能,持续对疫情重点地区人员进行排查和追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保卫战,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李远哲)
|